
1、百会:百会穴别称巅上,一名“三阳五会”,为督脉要穴,《针灸资生经》称百会“百病皆主”,“人身有四穴最急应,百会盖其一也”。
百会穴具有疏散风寒、温经通阳、升阳固脱、镇惊息风、清热开窍等作用,为回阳救逆之要穴。针刺、艾灸百会穴具有改善脑组织血液供应及脑血管弹性,调整人体的血压变化,激活、调节机体免疫机制,增强机体防卫功能等作用。
2、人中:人中穴隶属督脉,为督脉与手足阳明经交会穴,任、冲二脉与督脉共同环络口唇而经过人中沟中线,因此人中穴为阴阳交会、气血旺盛之处。
针刺人中穴可达到“一针多经”的效果,能够调和阴阳气血、清热开窍、回阳救逆、通达脏腑经络,对治疗厥证、心胸脘腹及腰脊急性损伤等多种急症有很好的疗效。
3、大椎:大椎为督脉要穴之一,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交会之处。针灸大椎穴除能调节本经经气外,还可调节六阳经经气,临床常用于治疗高热、感冒、哮喘、脑供血不足等。

4、风池:风池穴属胆经要穴,为手足三阳与阳维之会穴、阳维与督脉之会穴。阳维起于手足六阳之会,上循于脑室,督脉为阳脉之海。
针刺风池具有疏调肝胆经气的作用,又能调理诸阳,使肝气疏泄、脾气健运、气血调和、肝阳潜降。
5、膻中:膻中为任脉穴,为心包募穴、八会穴之一,且为任脉、足太阳、足少阴、手太阳、手少阳经的交会穴。膻中积聚宗气,针之能助肺司呼吸,助心以行血,故具有宽胸理气、活血通络、止咳平喘之效,主治呼吸、循环、消化系统疾病。

6、神阙:神阙穴居人体中央,属任脉要穴,为真气所系之处。任脉为阴脉之海,与督脉相表里,脐又为冲脉循行之所,督、任、冲三脉经气相通,内联十二经脉、五脏六腑,故神阙穴为经络之总枢。灸法或药物敷脐有疏通经络、回阳固脱、调达脏腑、调整阴阳的作用。

7、足三里: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会穴,具有补中气、健脾胃、调和气血的作用,临床多选之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等。

8、内关:内关为八脉交会穴之一,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,是治疗心腹疼痛的重要穴位,针之可调和阴阳、理气通脉、养心清脑、回阳救逆。

9、合谷: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,为“四关穴”之一,具有调和气血、通经活络、行气开窍、疏风清热、通降肠胃、镇静安神、益气升阳的作用,以治头面五官病见长,同时又可广泛应用于内、外、妇、儿各科。

10、涌泉: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井穴,为经气涌出、阴阳经气交会之处,与百会穴合用有调整升降之功。涌泉位于足底,主降,有收敛浮阳、引气归元、交通阴阳气血、开窍醒神的作用。


版权声明: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,所涉及到的各类药方、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,请勿盲目试用,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!期待您的原创投稿,邮箱:3539463626@qq.com,极易热线:19566165713